• 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现任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党建工作
    2. 学习文件
    3. 组织活动
    4. 团学工作
    5. 团学新闻
    6. 通知公告
    7. 团学结构
    8. 学生会
    9. 规章制度
  • 本科工作
    1. 规章制度
    2. 专业介绍
    3. 专业建设
    4. 教学教研
    5. 教学管理
    6. 实践教学
  • 师资队伍
    1. 专任教师
    2. 外聘教师
    3. 其他
  • 学科科研
    1. 学科建设
    2. 科研活动
    3. 科研成果
  • 研究生教育
    1. 招生信息
    2. 导师队伍
    3. 制度方案
    4. 研究生苑
  • 学生工作
    1. 通知公告
    2. 学生获奖
    3. 学生资助
    4. 制度建设
    5. 班级建设
    6. 学风建设
  • 校友之家
  • 相关下载

首页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动态
  • 科研工作
  • 媒体赞“美”
  • 网上展厅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安庆师大学生以蓝晒工艺定格自然影像

作者:撰稿:学生记者 王欣宇 罗佳琦 摄影:学生记者 陶若熙 董依晴 审核:金忠良  时间:2024-06-04  浏览:

手工制作帆布包图案可以有多少种创意?在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报告厅,一群大学生带着44位小朋友,以树叶为素材,利用蓝晒与拓印技艺,在纯色帆布包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在铁盐与阳光的反应中,树叶的轮廓在帆布包上清晰可见,见证了非遗与青春的碰撞。

“7岁左右的小朋友动手能力怎么样?”“如何将蓝晒工艺的原理给他们讲清楚?”……四天前,活动负责人、美术学专业2022(2)班的刘心悦在课余时经常思索着这些问题。6月2日,她将与美术学院11名学生志愿者协作开展“自然的印记·借光行动”——“蓝晒植物拓印”手工公益志愿活动,带着来自安庆市区的44名小学生一同感受阳光慢速显影的“魔法”。

“在日常的学习中,你们了解到阳光有什么作用?在今天的活动中,阳光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刘心悦以几个提问拉开了“借光行动”的序幕,在学生们的答复中,她顺势引出蓝晒工艺的原理,即利用铁盐的感光特性,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感光液中的铁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蓝色的影像。在初步了解蓝晒工艺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后,44名小学生4人一组,由志愿者分别进行小组教学。

将柠檬酸铁铵溶液和铁氰化钾溶液按比例配置好,用溶液涂满帆布包的正面,挑选喜欢的树叶与花瓣固定在帆布包表面,在美术学专业2023(2)班的周慧的帮助下,第二组的四位小朋友顺利完成了晾晒前的几个步骤。“蓝晒工艺步骤繁琐,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孩子们在过程中都很配合,作品搭配富有创意。”周慧表示,这是她首次一人带着四位年龄较小的儿童制作手工,小朋友们的配合让她感到十分惊喜。

前置步骤处理完成后,志愿者们组织各组成员将帆布包统一放置在学院旁边的草坪上进行晾晒。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轮廓逐渐在帆布包表面显现,独一无二的影像便被留存在布料上。在晾晒完成后,为给手工帆布包增添更多的色彩,小朋友们跟随志愿者学习拓印技术,将植物的色彩与形状印在帆布包的另一面。

在植物拓印环节,志愿者们提前将植物放入明矾水中浸泡,以便后续的拓印。梅琪杭小朋友发动巧思,创意性地将精心挑选的红树叶等植物摆放成雪花的形状。经过五分钟的仔细敲打,一片色彩绚丽的“植物雪花”便出现在布料表面。“这一面采用了蓝晒工艺,另一面采用了拓印技术,今天我是大自然的摄影师。”梅琪杭举起手中的帆布包向带队老师和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让传统技艺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保护方式。”美术学院副院长苏志岩表示,此次活动为学院学生与参与儿童提供了接触非遗、感受非遗的契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年轻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让非遗文化被更多人“看见”,让美育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撰稿:学生记者 王欣宇 罗佳琦 摄影:学生记者 陶若熙 董依晴 审核:金忠良)

上一篇:美术学院开展纪律党课专题宣讲

下一篇:美术学院荣获学校第二届大学生龙舟赛二等奖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邮政编码:246133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