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水墨画、极具创意的动画人物、酷炫十足的国潮元素……11月16日,美术学院在新美术楼开展“巧手绘宫灯”活动,近200名学院学子“八仙过海”,在绘制传统宫灯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活动负责人、环境设计专业2021级(1)班的吴锴介绍,本次活动共包含书法、手工、缠花等六个俱乐部成员参与绘制,成员们在结合俱乐部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绘制出自己的“专属”宫灯。“传统技艺中蕴含着先辈们的心血,希望大家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沉浸感受,将这份匠人精神传承下去。”
“柿子象征事事顺心,喜鹊象征好运到来。”设计学类专业2022级(1)班的柏伊美将喜鹊与柿子“同框”,寄托自己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待。“这既是对自己的祝福,也是对今后学习生活的目标追求。”柏伊美表示,此次活动让她梦回“古代”,通过绘制宫灯寄托祝福,让她在动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提笔、抬腕、蘸墨……设计学类专业2022级(3)班的董李想将情感寄托于笔尖,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用书法绘制宫灯。“竹子承载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蕴,再加之书法点缀更能突出传统文化的底蕴。”有着近十年练字基础的她是一名十足的“古风”迷,“古典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我也想尽自己的能力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设计学类专业2022级(3)班熊少华的作品《东方醒狮》凭借国潮内涵理念和精妙雕刻的画工收获了众多“好评”。熊少华介绍,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古老的中华醒狮文化,象征吉祥如意,“狮狮”顺利。“醒狮最具特色的就是毛须的绘制,需要十分注意细节。”为此,熊少华一笔一画地勾勒每一处细节,耗时整整一个小时才完成作品。
“学生们在欣赏自己制作出的艺术品的同时,也在感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院党委副书记金忠良表示,此次活动学生们通过动手参与,在实践中领悟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学院今后将积极开展此类活动,利用专业特长积极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撰稿:余胜兰 摄影:李佳慧 审核:金忠良)